跑步可以预防疾病、锻炼肺活量、促进健康,还可以减肥,所以跑步是很多人喜欢的有氧运动。但是一天之中最佳跑步时间是什么时候呢?早中晚跑步又分别有什么好处呢?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
1、晨跑的好处:提高神经兴奋
我们很多人从小就被灌输,早上锻炼一天精神的说法。事实上,轻度适宜的晨跑得到了不少人的推崇,因为它可促使交感神经兴奋起来,不仅令身体灵活、思路敏捷,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。
但是喜欢早上跑步的人要清楚一点,清晨是心脏病发的高峰时间,因此一早跑步对很多老年人的心脏会带来损害。另外,早晨血糖正处于低水平,高强度跑步会消耗大量的血糖,容易导致低血糖的症状。并且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,晨雾未散,也不利于跑步。
2、午后跑的好处:身体处于最佳状态
人体体力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受机体“生物钟”的控制,一般在下午靠近傍晚时达到高峰。比如,身体吸收氧气量的最低点在下午6点;心脏跳动和血压的调节在下午5点至6点间最平衡。此时绝大多数人精神平静稳定,体力充盈,技术活动的灵活性、协调性、准确性及适应能力均处于最佳状态,因此在这个时间段跑步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。所以,建议跑步最佳时间为下午4点至6点。即便在中医理论中,也指出下午4点开始是膀胱经运行的时段,一方面喝水有利排毒,另一方面跑步排汗也对健康有益。
3、夜跑的好处:不错的减肥方式
对于所有白天没有时间锻炼的人来说,夜跑成了最好的选择。与晨跑相反,夜跑时血小板的数量下降了20%,大大减少了血管栓塞的危险性。而夜跑后,睡觉时大脑分泌的褪黑激素和生长荷尔蒙更加充足,能促进青少年成长和成年人提高免疫力,并具有促进睡眠的作用。晚上和夜间两个时间段中,人体新陈代谢的关键物质荷尔蒙对身体锻炼的反应最强烈。这也意味着,夜跑是个不错的减肥方式。
早中晚跑步分别有着各自的好处,但是跑步的最佳时间为上午9点到10点和下午4点到6点。前者时空气清新,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达峰值。而4点到6点身体的适应能力及体力的调动发挥是最佳。